反扣公锥是一种专门从油管、钻杆、套铣管、封隔器、配产器等有孔落物的内孔进行造扣并倒扣打捞的工具。对带有接箍的管类落物,打捞成功率较高。
(一)结构
公锥是长锥形整体结构,可分成接头和打捞丝扣两部分。如图1-17所示。接头上部有与钻杆相连接的螺纹,有反扣标志槽,左旋螺纹时加注“LH” 接头螺纹代号,便于归类和识别。
(二)作用原理
当公锥进入打捞落物内孔之后,加适当的钻压,并反向转动钻具,迫使打捞螺纹挤压吃入落鱼内壁进行造螺纹。当所造之螺纹能承受一定的拉力和扭具时,可采取上提或倒扣的办法将落物全部或部分捞出。老式公锥多带有数条排屑槽。此槽原设计意图是排出造扣切削时所产生的铁屑,而实际造扣工况是挤压成型,并无铁屑生成。实践证明排屑槽不发生效用,而且对某些造扣后需要憋压的作业不利,因它只能承受10MPa以下的泵压,再高,则会由此槽串通。
(三)使用操作
1.首先必须了解井下落鱼的内径,根据落鱼内径测出公锥螺纹的造扣部位及相关尺寸,根据此计算好鱼顶方入、造扣方入及公锥接头下台肩碰到鱼顶的方入。
2.用相当于落鱼硬度的金属物敲击非打捞部位螺纹的方法检验打捞螺纹的硬度和轫性。
3.公锥下井一般应配接震击器和安全接头。
4.钻具结构:反扣公锥或母扣+反扣安全接头+反扣钻杆+正反接头+方钻杆。
5.下钻到鱼顶深度以上1m~2m开泵冲洗,然后以小排量循环并下探鱼顶。根据下放深度、泵压和悬重变化判断公锥是否进入鱼顶。手摸方钻杆有挂扣感觉、泵压增高、悬重下降,说明公锥已进入鱼顶。
6.造扣。造扣时,落鱼尺寸不同,造扣压力也不同,落鱼尺寸大,造扣钻压也大 。现以打捞127mm钻杆为例予以说明:造扣时先加压5kN~10kN,转动2圈(造两扣),再逐渐增加压力造扣。新公锥最大造扣钻压不应超过40kN。1:16锥度8扣/in的公锥造8扣(指进扣圈数)就可以了。
7.根据不同的打捞工具,进行操作,造好扣后,在打捞工具许可的上提范围内,适当试提钻具是否解卡,不行再倒扣。
8.用低速平稳起钻,灌好泥浆,严禁钻具转动,检查起出钻具是否松扣,并进行钻具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