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井控关井原则:
发现溢流立即关井,疑似溢流关井观察。
二、坐岗制度:
1.开发井从钻开油气层开次验收后,探井从安装防喷器后,侧钻井从前期井筒作业阶段开始至到完井期间应有专人24h坐岗连续观察循环池液面。
2.油气层(目的层)应使用单罐上水,罐容积应不大于60m3并安装液面报警器,液面报警器和录井仪应设定液面上涨或下降1m3报警位。
3.坐岗工连续监测池体积变化,每15min记录一次,发现体积异常,立即报告当班司钻。
4.应配备容量8~10m3的灌浆计量罐;倒浆罐应纳入总池体积计量。
5.坐岗工坐岗观察钻井液出口流量变化、泥浆循环罐液面变化及钻井液性能变化;对于作业过程中补充胶液或从储备罐倒泥浆时,纳入总池体积计量。
6.目的层起钻应连续灌钻井液,每起1柱钻铤或加重钻杆,每3柱~5柱钻杆,确认灌浆量,做好记录,起下钻中断超过15min的,应连续观察液面,每15min记录一次,发现液面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当班司钻,起下钻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计量罐、记录、核对起出(下入)钻具体积和灌入(返出)钻井液体积,坐岗工对实际灌入或返出量与理论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数据异常,应立即报告。
7.坐岗工发现溢流显示(或怀疑溢流)、出口出现有毒有害气体,应第一时间向当班司钻发出溢流报警信号。
8.坐岗工在溢流关井后检查确认泥浆出口断流情况,核实溢流量。
9.坐岗工与录井队仪器房操作员与每2小时核对数据一次,重点核对时间段内的总池体积变化情况,若双方记录的变化量差值超过1m³应查找原因。
10.电测、下套管、固井、候凝、空井、待命、设备修理等停止循环作业时,泥浆工、录井队联机员应认真填写坐岗观察记录,观察高架槽和泥浆罐液面,每30分钟灌浆一次,15分钟记录一次,验漏防出。
11.钻井队值班干部每 4h 检查一次坐岗情况并签字。
12.如遇井下复杂(井漏、气侵、溢流、丼涌等),坐岗人员应加密监测,宜每 5min 记录一次,若三方均在循环罐上坐岗,间隔控制在 2-3min。
三、溢流的主要显示:
1.钻井参数:钻遇快钻时或放空、泵压下降或升高、泵冲升高或降低、悬重下降或升高、扭矩波动突然增大、控压作业套压突然上升等;
2.钻井液出口:高架槽钻井液流速增加或液位上升、缓冲罐液位上升、停泵后出口不断流、 回流时间或回流量增加等;
3.气测值:烃类含量升高;
4.气防监测:监测到有毒有害气体;
5.钻井液性能:密度降低、粘度升高或降低、氯根含量升高、钻井液中有油花气泡或油气味 硫化氢味、油基泥浆的含油量非人为变化等;
6.泥浆罐液面:循环罐或计量罐液面上涨、起下管柱或绳缆时,起出时灌入量少于排代量(管柱或绳缆)或下入时返出量多于排代量(管柱或绳缆)等;
7.漏失井液面监测:液面波动规律异常或波动幅度大;
8.可能钻遇异常高压溢流的先期特征,如扭矩增大、悬重降低、泵压上升、泵冲降低、出口流速突然增大等。
四、井控工作“十个严禁”:
为确保井控关键环节受控,杜绝井喷失控事故,油田的井控工作严禁有以下行为:
1. 严禁发现溢流不关井请示汇报。
2. 严禁井场不满足井控要求施工。
3. 严禁井控设计内容不合规或井控设计执行不严施工。
4. 严禁井控装备及钻具内防喷工具配套不达标施工。
5. 严禁井控风险防控不到位施工。
6. 严禁井控能力评估不合格上岗。
7. 严禁新队伍首井承揽高风险井。
8. 严禁新监督从事高风险井监管。
9. 严禁压减井控安全合理投入。
10. 严禁削弱各级井控管理力量。
五、井控安全管理“黑名单”: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承包商基层队伍和责任人纳入“黑名单 ”:
1.发生ⅠⅡⅢⅣ级井控事故。
2.发生井控事件且启动分公司井控应急预案。
3.溢流量超过1m3没有发现、溢流量超过2m3尚未启动关井程序以及关井时间超过井控细则规定的违规行为,造成关井套压高于20MPa的2次或超过30MPa以上。
4.造成井口套管、套管头偏磨或油层套管损坏影响后期作业的质量事故。
5.未经甲方允许,擅自钻开油气层。
6.油气层施工作业过程中,井控设备存在隐患未整治。
7. 钻开油气层后,未严格执行井控技术标准规范,造成溢流、井涌。
8. 施工作业过程中,井处于无控状态。
9. 特种作业(测井、下支撑管)开工前,未对井控风险进行识别,未制定井控风险管控措施,未开展应急演练。
10.井控资料弄虚作假,伪造数据、内容,井控设备检测报告或鉴定结论造假。
六、坐岗工井控岗位职责:
1.负责班组作业过程坐岗工作。
2.保证罐区液面监测装置完好有效,液面报警装置、除气器等设备正常待命。
3.负责起下管柱过程中核对灌返量,钻进循环工况监测好液面变化。
4.发现井漏溢流、液性变化等异常第一时间向司钻汇报。
5.关井后观察出口是否断流,核对好溢、漏量向司钻汇报,开井后在安全区域观察出口2分钟有无返出。
6.负责本岗位正压式呼吸器等防护设施检查。
7.负责耀区备用钻井液、重浆性能拾测维护。
8.负责配置胶液和其他材料。
9.了解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物流特性,作业过程做好人身防护。
七、重浆维护要求:
1.按照以下原则储备加重材料和加重钻井液:
(1)开发井和评价井(非三高气井):①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井在钻开油气层验收前,储备比目的层设计钻井液密度上限高0.20g/cm3的加重钻井液不少于40m3。③其他井在钻开油气层验收前,储备能将1.5倍井筒容积的设计钻井液密度提高0.15g/cm3~0.20g/cm3的加重材料,同时储备比目的层设计钻井液密度上限高0.20g/cm3的加重钻井液不少于40m3。
(2)“三高”气井:在钻开油气层验收前,储备能将1.5倍井筒容积的设计钻井液密度提高0.20g/cm3的加重材料,同时储备2倍井筒容积比设计钻井液密度上限高0.20g/cm3的加重钻井液。
(3)风险探井、预探井: 在安装防喷器之后,储备能将1.5倍井筒容积的设计钻井液密度提高0.20g/cm3的加重材料,;在钻开油气层验收前储备2倍井筒容积比设计钻井液密度上限高0.20g/cm3的加重钻井液。
(4)非主干断裂油气井、地质预测有异常高压的油气井:在安装防喷器之后,储备能将1.5倍井筒容积的设计钻井液密度提高0.20g/cm3的加重材料;在钻开油气层验收前储备1.5倍井筒容积1.8g/cm3~2.0g/cm3加重钻井液。
2.井场重泥浆储备健应能直接连接泥浆泵上水管线,并具备良好的搅拌功能,保证泥浆不沉淀。重泥浆性能应符合规场使用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地层压力系数、泥浆体系等)及时调整。
3.重泥浆应定期维护,并做好记录。密度<1.80g/cm 的重泥浆至少每4小时搅拌一次(持续时间以性能达标为准),每天用加重装置面环一周以上;密度1.80g/cm 的重泥浆应交替连续搅伴,每班至少用加重装置循环一周以上。因重浆的组分差异,现场可根据实际,在确保重泥累性能的前提下,优化调整维护方式。
八、回流要求:
钻井队泥浆工坐岗观察钻井液出口流量变化、泥浆循环罐液面变化及钻井液性能变化;对于作业过程中补充胶液或从储备罐倒泥浆时,纳入总池体积计量;每班钻井工况和循环时应实测启泵至钻进(循环)排量时的上水罐的液面下降量、停泵后的钻井液回流量和回流时间(测定方法为从停泵开始至上水罐进液槽小于大拇指的线流状的回流时间和回流量),并记录在坐岗记录中,作为判断溢流、井漏的依据。